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康健米其林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186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婦產科醫師:益生菌幫助減少陰道感染
2022-11-02
如果你對益生菌的了解,只限於知道優格裡有很多益生菌,吃下去有益腸胃健康,這並沒有錯。不過益生菌的好處可不僅於此,它們還能幫助女性降低陰道重覆感染的機會。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疫情會重來?醫:4月後恐升溫,2招有效預防
2025-03-04
上週出現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的案例,隨著時序入春,已有醫師警告,腸病毒感染病例數可能逐漸上升。如何降低幼童罹患腸病毒的風險?有疫苗可打嗎?
黃崧溪|從導遊到非洲救援,踏遍世界關懷生命
2025-01-01
2025年度好醫生|感染科 新竹台大分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崧溪有熱愛探險的靈魂,曾當導遊,也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還去印度高原扛著村民的糞便檢體研究寄生蟲。他就像是浪漫的醫療探險家,用專業關懷世界不同角落的生命。
被狗咬能用清水沖嗎?3步驟止血防感染,避免神經損傷
2025-03-21
比特犬咬傷事件頻傳,在路上被狗攻擊,該怎麼辦?三軍總醫院醫美中心醫師孫萬烜指出,被狗咬傷時,應遵循3步驟緊急處理,降低傷口感染機率。哪些醫美手術能除疤?如何加速傷口癒合?
鄭琬豑|勇於跳脫框架,不放棄為病人找答案
2025-01-01
2025年度好醫生|感染科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鄭琬豑如果留在英國當醫生,或許不會像現在這麼累,但她是各方面都勇於跳脫框架的人。不怕挫折、熱心思考、樂意討論,就算要飄洋過海、把1年當2年用,只要能找到好答案、為人解除病痛,再累,她都不以為苦。
潘聖衛 | 「視病猶親」是基本,讓病人聽懂最重要
2024-12-20
2025年度好醫生|胸腔內科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主治醫師潘聖衛,或許是國內最了解「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的醫者之一。
康健記者醫聊站Podcast》常見3大類陰道感染 醫師教姊妹們正確解方
2021-08-10
陰道發炎是許多姊妹們的困擾。曾有統計指出,女性一生約有75%的機率至少會發生一次陰道黴菌感染,而且其中將近一半的人會再度感染。陰道感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PR
超級細菌來勢洶洶 未來可能無抗生素可用 該如何因應細菌抗藥性?
2024-12-27
「數個月前,有剛出生的嬰兒罹患早發型敗血症,檢驗後發現是常見的大腸桿菌所引起的。過去,第一線抗生素通常即可有效治療這類感染,但這次的大腸桿菌對抗生素有抗藥性,即便使用第三代頭孢抗生素治療,效果仍然不佳。」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陳志榮憂心忡忡地說。根據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的研究,造成三歲以下嬰兒及新生兒侵襲性感染的大腸桿菌及肺炎克列伯式桿菌,有30%以上對第三代頭孢抗生素有抗藥性,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內褲要手洗才乾淨?醫:比起清洗方式,這步做錯才易感染
2024-09-04
很多人認為內褲應該手洗比較好,但實際上,無論是手洗或機洗,各有優缺點。醫師指出,預防感染的關鍵,在於清潔後的處理。
上廁所滑手機易染諾羅?醫師警告:吃生食、喝水中標機率更大
2025-03-19
3月中旬,全台腹瀉疫情雖趨緩,但仍為近5年同期最高。有醫師呼籲在外上廁所應避免滑手機,降低病毒經糞口傳播的機率。上廁所不滑手機就安全嗎?如果還是感染該怎麼辦?
矽膠貼片、凝膠真能除疤?醫:用錯恐變細菌培養皿
2024-10-17
不想讓傷口留疤,使用市面上的除疤矽膠產品,真的有效果嗎?醫師提醒,使用時機、頻率都要注意,若用錯,恐讓傷口變細菌培養皿,導致感染發炎。
PR
皮蛇纏身痛不欲生 醫籲:帶狀疱疹,預防及治療都重要
2024-06-13
根據疾管署統計顯示,國人每三人就有一人在一生中至少會感染一次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部主任陳志強醫師提醒,帶狀疱疹是可治療及預防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接受正規治療並積極預防,可降低復發及後遺症產生。
感染症狀吃抗生素 為什麼遲遲未改善?
2023-12-27
王先生起床時喉嚨很癢,症狀如常見的感冒。他去診所看醫師,被診斷為咽喉炎合併細菌感染,因此醫師開了為期1週的抗生素療程。吃了3天抗生素,感染症狀都減輕了,雖然還剩了3、4天的藥,他自行決定停止服藥。
實戰篇》創建綿密感染管制保護網,給癌症病人乾淨的治療環境|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
2024-01-18
COVID-19疫情肆虐後,原本低調的感染科醫師走進聚光燈下,也讓人開始認識這一群站在抗擊細菌、病毒和真菌(俗稱黴菌)等病原體最前線的醫師。
PR
『引領環境新淨界』,科學實證抗菌率99.9%! 從個人清潔,到居家、親子、醫院、餐飲環境,用「⽔神」全面守護健康
2024-11-04
學校舉行耶誕節派對,小朋友一起開心扮裝嬉戲;寒流將至親友相聚大啖火鍋真暖心!這些歡樂時刻,其實隱藏不少病菌感染的風險。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表示,一年四季,隨著濕度、溫度的不同以及人們暴露風險,讓民眾容易遭致的病毒問題也有所不同;「秋冬之際,容易有流感、諾羅病毒;開學期間的學齡前幼童則容易感染腸病毒,而三餐外食的族群,從餐飲接觸的致病原如大腸桿菌、沙門菌或諾羅病毒風險多,更要建立日常抗菌的生活習慣。」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