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使用「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指稱這類在劇烈的情緒反應後,出現類似心臟病的情況。在中國成語中有「怒火攻心」的形容,在極度生氣後心臟所受到的巨大壓力,各種戲劇搬演時,也常有一幕是劇中人物受到嚴重刺激時,立刻雙手立刻抱胸,話說不出口,上氣不接下氣地大口喘氣,嚴重甚至會昏厥倒地,多數觀眾朋友都會覺得該演出的角色可能是因為心肌梗塞發作所引起。但目前的研究已指出,類似的情況在送醫治療檢測後,心臟卻沒有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多在左心室心尖部位出現心臟功能較差的情況,適當的治療多半可以恢復正常。
醫學上目前也有好幾個類似的醫學術語:壓力型心肌病變(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章魚壺心肌病變(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心尖氣球症候群(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壓力性心肌病變是這一類病人常在遭受巨大壓力時,產生非心臟缺血引起的暫時性心肌病變;章魚壺心肌症是因為這些病人發作時,心臟的左心室會異常收縮,形狀好像日本傳統用來捕捉章魚的壺狀容器;心尖氣球症候群是這類病人的心臟收縮形狀像一顆熱氣球而得名。此疾病相較於其他的心臟疾病,有機會透過治療恢復成健康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