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傷害大致可分為污染和暴露,前者影響範圍極大,病人體內外都會留有放射線物質,除了損害自身健康以外,也可能對污染範圍內的所有人都造成傷害,而輻射暴露則比較侷限於個體的損傷。輻射暴露的症狀很多,皮膚症狀與燙傷類似,會有癢、刺痛和紅腫,骨髓也是比較容易受影響的區域,症狀以血球數量下降為主。消化系統也會受到波及,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診斷上以抽血檢查為主,主要的評估標準包括淋巴球數量和其他種類白血球數量,可以反映病人輻射暴露的狀況。輻射傷害治療的難度高,預防遠重於治療。目前只能針對輻射傷害造成的症狀來做支持性治療。此外由於輻射傷害有高風險會併發甲狀腺癌,醫師會開立碘片給病人,當甲狀腺吸收足量的碘後,環境或飲食當中的放射性碘不會進入甲狀腺,可以幫助降低甲狀腺癌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