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103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足養身】坐姿歪、翹腳、盤腿....小心變成「長短腳」
2024-01-15
媒體報導,某位知名藝人為了新專輯猛練舞,不惜長短腳的宿疾惡化。她從3歲開始學芭蕾舞達11年,因右腳膝蓋軟骨受傷,習慣用左腳出力,變成長短腳,又因為長期坐姿不良,喜歡彎腰駝背,讓長短腳更加嚴重,現在變成了她運動練舞時的隱憂。
【楊世敏專欄】維持中老年生活品質 從護膝做起
2024-01-15
我常跟50歲以上的患者說:現在50~60歲的族群,就是要養好自己的老本,以便擁有「身心能自我作主」的老年生活。什麼是「能自我作主」?
「腰腿麻痛」竟是坐骨神經作祟!該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2025-01-14
王先生走路時突感一陣疼痛,由腰部往臀部、小腿流竄,拐著右腳找地方坐下,回想起最近腰部反覆出現緊繃痠痛,且腳趾偶有麻刺感,原以為是工作姿勢固定所致,後來至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腰椎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
康健知識庫
股神經壓迫
股神經是腿部的神經之一,具有控制運動的功能,可以幫助人體移動臀部、腿部及腳踝等。股神經也具有感官功能,可幫助人體感受觸覺、疼痛和冷熱溫度等。股神經壓迫的原因包括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股神經的分支,此外髖關節炎的病人也可能發生股神經壓迫的問題,脊椎周圍出現腫瘤也可能壓迫到股神經,但這種情形比較罕見。股神經壓迫的症狀包括大腿前端疼痛、麻木和無力,如果再惡化,可能會使患者腿部失去知覺且不良於行。 診斷上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X光、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找出致病原因後可以進一步安排治療。初期可以服用止痛藥或是注射類固醇來減輕患部發炎的情形,之後可再透過物理治療(例如熱敷、電療、超音波或按摩等)來改善症狀。此症大多數不需要動手術,不過如果有腫瘤壓迫的狀況,通常可能需要開刀將腫瘤切除。
頸椎手術我的省思:能動真好
2024-01-15
2013年2月底,我開始出現上背疼痛,逐漸加劇,並蔓延到後頸、雙肩,且導致右手及兩腳間歇性麻木,繼之左腿有時使不上勁。4月中旬,經醫師安排做頸椎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第5和6節以及第6和7節頸椎的椎間盤突出,並壓迫到脊髓。
大人社團
你會成為傳說中的「下流老人」嗎?做好3準備,保障自己安養天年
2022-04-22
我連著好幾天中午在忠孝東路四段一處騎樓邊,看見一個約略60歲左右、穿著乾淨、面無鬍渣的男人,雙腿交叉盤坐、雙手垂放大腿、眼睛平視前方,沒有乞求的眼神,只用身子前一個小容器說明「請給我錢」;我用餘光掃描小容器,裡面還真有幾個銅板。
康健知識庫
馬尾症候群
馬尾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急症,人體腰椎一二節之上是脊髓,之下則是一條條的神經,這些神經統稱馬尾神經叢。當馬尾神經受到壓迫時,就可能造成馬尾症候群。可能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的結構異常、腰椎管狹窄、下背外傷、椎間盤突出、脊髓動靜脈畸形和脊椎感染等。馬尾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腿部臀部麻木、下背痛、大小便失禁、尿滯留和下肢無力等。 初步診斷以症狀觀察為主,之後做影像學檢查,包括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和脊髓造影術等。治療上需將主要病因排除,並輔以腰椎減壓手術來緩解症狀。嚴重的馬尾症候群或多或少會留下些許神經相關的後遺症,縱使沒有永久性的損傷也需要長時間的復健來恢復功能。
康健知識庫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因其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一旦發炎便會波及到下肢,常見的症狀包括臀部深處痠痛、腳麻、腿麻等神經壓迫症狀,甚至會使病人不良於行。造成梨狀肌症候群的原因則有久坐、蹲坐、坐太硬的椅子和習慣性翹腳,這些不良習慣會使梨狀肌受到刺激進而僵硬發炎。 梨狀肌症候群沒有確定的診斷方式,大多是由理學檢查及症狀觀察來做診斷,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X光的目的在於排除其他坐骨壓迫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或椎孔狹窄。梨狀肌症候群主要採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包括微波、干擾波或超音波,口服藥物則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為主。如果上述兩種治療效果不佳,可採超音波引導注射類固醇的方式,因為梨狀肌在臀部深處,透過超音波導引能更準確治療病灶處,療程期間的伸展運動和按摩也非常重要。
康健知識庫
薦髂關節功能障礙
薦髂關節是連結軀幹與下肢的重要關節,當人做出手插腰的動作,並將大拇指往脊椎方向再滑向中線一點,有一對小凹陷就是薦髂關節的範圍。薦骼關節障礙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下背痛,合併久坐後腰痠、大腿或臀部痛等症狀。薦骼關節障礙常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等其他下背痛疾病,因為症狀類似且薦骼關節的問題較難從X光或肌電圖上觀察到。 薦骼關節障礙好發於女性,尤其有過生產經驗的女性機率更高,因為懷孕過程中荷爾蒙影響使韌帶鬆弛,骨盆腔變大,薦骼關節活動度增加使穩定性下降,進而演變成薦骼關節障礙。此外,站姿不佳、骨骼結構異常疾病(脊椎側彎、長短腳)、長期搬重物和脊椎手術史都是可能的風險因子。 薦骼關節障礙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運動復健和物理治療,初期的藥物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為主,物理治療則可選擇熱敷或電療。如果療效不佳近年多採用超音波引導的注射治療,類固醇和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注射到病灶處都能有效改善症狀。治療完成後也要做運動強化肌力來防止復發。
產後需要喬骨盆嗎?生完多久才能喬?中醫師來解惑
2023-07-18
40歲的K小姐第3胎剖腹產後,因腰痠、久坐腿麻、腳使不上力,於產後第30天求診進行中醫矯正骨盆治療(以下以「喬骨盆」稱呼),本來需用力合起來的雙腳,治療完可順利輕鬆地合起來。 30歲的P小姐第1胎自然產後,因腰痠、腿麻,於產後第20天求診進行中醫喬骨盆治療,原本早上睡醒都會因為疼痛爬不大起來,起床後也要稍微拖著右腳移動一下子後才能正常走路,治療後症狀緩解很多。
生活忙亂難解 調息、靜坐找回輕鬆
2023-08-29
朋友難得有空找我喝咖啡,一坐下便說:「我只有1小時的時間。」 聽他這麼說,個人獨白的內心小劇場頓時開演:為了你這約會,我特別撥出時間,你知道嗎?我出門一趟搭車往返耗時3小時,這……。
內觀是什麼?是宗教嗎?10天不用手機、不交談的「心靈手術」體驗
2024-11-01
每年有上千人次參與「內觀」,不用手機、不交談,修行般的作息,十分神祕。筆者到「台灣內觀中心」嘉義據點體驗「10日內觀」,究竟內觀在做什麼?是邪教嗎?
久坐累積達「這時間」失智風險飆升,多起身、運動也無用
2023-10-27
最新醫學研究警告,每天久坐長達10小時讓你更易失智,久坐15小時,風險更多出2倍,而且運動也無法抵消。專家建議做到3件事,才能避免久坐對健康的影響。
靜坐姿勢7方法入門,靜坐冥想6大好處、呼吸法教學
2023-02-16
《康健》25週年推出「真健康」,強調身心靈與環境整體的和諧與均衡,才是真健康。讓健康成為生活,從練習「靜坐」開始,靜坐好處、靜坐姿勢和呼吸法一次看。
腳麻怎麼辦?為什麼會腳麻?腳麻警訊、2運動改善腳麻
2023-01-11
腳麻通常血液循環不佳引起,讓人又刺又痛,腳麻怎麼辦?如何改善腳麻?腳麻治療看哪一科?2大腳麻原因和疾病警訊一次看懂,3招正確抬腿避免腳麻。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