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10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疥瘡初期症狀?疥瘡治療多久會好?6點預防疥瘡傳染
2023-02-06
疥瘡是皮膚寄生蟲疥蟲引發的皮膚問題,疥瘡症狀會搔癢、起紅疹,還有強大的傳染力,
痔瘡治療
藥膏擦什麼?如何預防疥瘡感染?疥瘡多久會好?一次看懂。
PR
早期、晚期痔瘡最新治療,名醫一次解答
2021-09-01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是國內微創治療大腸癌的權威,帶領大腸直腸外科團隊以微創手術出名,不論是一般的腹腔鏡微創手術,甚至是新醫療科技3D腹腔鏡微創手術及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都相當卓越,保肛成功率高達9成5。此外,中國附醫新竹分院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領軍下的
痔瘡治療
技術也聞名全國,除了南北病患慕名而來,也吸引不少醫師前往學習。 「痔瘡」這個一般人常常難以啟齒的疾病,現在有哪些創新治療方案?
痔瘡會自己好嗎?治療分3種,痔瘡手術、藥膏塞劑這樣選
2021-05-12
痔瘡治療
方法包括溫水坐浴、藥膏、塞劑和手術治療,痔瘡會自己好嗎?手術治療分成4種,有何不同?醫師詳細解釋適用情形及優缺點。
痔瘡症狀不只出血!5大原因讓人長痔瘡,6招預防
2021-04-27
人多少都有痔瘡問題,但嚴重的痔瘡讓人如廁出血、疼痛、坐立難安。痔瘡的原因是什麼?痔瘡分級和分類為何?痔瘡如何預防?專家一次解答。
康健知識庫
提肛肌痙攣症候群
提肛肌是由恥骨尾骨肌、坐骨尾骨肌和恥骨直腸肌構成,提肛肌可幫助糞便排出,一旦提肛肌痙攣就可能出現肛門抽痛。可能的原因包括長期腹瀉、便祕、久坐、常拿重物、懷孕生產和骨盆腔手術史等,提肛肌痙攣症候群好發於40歲以上的女性。 診斷方法包括肛門指診、肛門鏡和直腸鏡等,當排除其他器官病變如痔瘡、肛裂、肛門潰瘍、肛門膿瘍及腫瘤後就可確診為提肛肌痙攣症候群。治療以改善症狀為主,放鬆緊繃的提肛肌可減輕病人不適,方法包括溫水坐浴、肌肉鬆弛劑、肛門局部止痛栓劑等。醫師也可能按摩恥骨直腸肌的壓痛點,幫助緩解症狀。
【FUN心生活】便秘如何預防?和大腸癌、痔瘡有什麼關係?
2022-02-21
廣告說,腸胃好人不老,腸胃道跟健康大有關係,而腸胃道健康又跟一個惱人的小病痛「便秘」有很大的關係。什麼是便秘呢?該怎麼預防?
遠離痔瘡 醫生:多喝水和吃「這類」食物
2019-10-15
更新日期:2020/5/12 更新內容:台語金曲男歌手洪榮宏為了推出新專輯,在國外日以繼夜地工作,結果痔瘡發作,據洪榮宏的太太張瀞云形容,洪榮宏的患處腫得像雞蛋般大,血流得整張床單都是,緊急返台動手術治療。痔瘡和生活作息及飲食息息相關,根據日本大腸肛門科醫生平田雅彥指出,預防痔瘡,有5項生活好習慣對策。
久坐沉迷3C遊戲 痔瘡患者年輕化
2014-07-25
痔瘡患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一位17歲的高職男生,因肛門腫脹求醫,到門診時連坐下都有困難,對病情卻支吾其詞,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診斷,確認為痔瘡急性發作,以手術治療後,才解除令他難以啟齒的疼痛不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表示,近年年輕的嚴重痔瘡病患越來越常見,應該與沉迷電腦遊戲或是社交網路,久坐不動有關。
大便帶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
2016-09-12
幾乎所有大腸直腸科醫師都遇過輾轉求醫治療痔瘡卻未改善,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癌的病人。
康健知識庫
痔瘡
痔瘡非常普遍,50歲以上成年人幾乎有一半得過痔瘡,痔瘡的主要成因是便秘及腹瀉,排便時直腸下端的靜脈遭受壓力而腫脹,就會在肛門內形成小型囊袋,依照位置又可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 痔瘡通常會在排便時出血,造成肛門疼痛、搔癢以及灼熱感,需透過直腸指診以及大腸鏡診斷。治療方式很多,包括橡皮筋結紮、藥物注射、雷射和外科手術等。痔瘡多半是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日常應避免熬夜、過勞,攝取高纖且營養的食物,再加上多喝水,維持良好排便習慣,即可遠離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