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是由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腦部疾病,最主要透過蚊子作為傳染媒介,台灣主要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和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地區,這些蚊子的吸血高峰在黃昏與黎明間。
日本腦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症狀輕微的病人是臨床表現是不明原因發燒,嚴重時會出現意識狀態改變、全身無力、高燒和局部神經功能出現障礙等,此時死亡率可高達3成,且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嚴重併發症病人會留下後遺症,例如:學習障礙、行為改變、上肢攣縮或言語認知障礙等。
日本腦炎目前治療上沒有特效藥,主要採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為主,但可接種疫苗來加以預防,只要滿15個月的幼兒就可接種疫苗,此外高風險群,例如40歲以上、住家或工作、活動地點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感染風險的成人,也可以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需要自費施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