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316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醫師兒為母研發心電圖手錶,助揪出心臟「搞怪瞬間」,續航力還可長達15天
2024-01-19
很多心律不整的人都有個困擾,就是到醫院檢查時,心臟非常乖,什麼毛病都查不出來,一出醫院,心臟又開始搗亂。近年流行戴智慧手錶,當遇到心臟亂跳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當下就揪出心臟搞怪的「證據」?一名醫師研發的手錶,就這樣幫助了他的母親。
是心臟病還是太緊張?北榮結合智慧科技護「心」,手機自拍就能估心跳血壓
2024-12-13
2024年醫療科技展,榮民體系醫療服務論壇由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打頭陣,說明健管中心如何善用智慧手錶(華碩)、
心電圖
貼片(Rooti貼心貼)、手機鏡頭(鉅怡FaceHeart Vitals),加上中華電信健康雲平台以及醫院端的AI,幫助醫病雙方即時辨識心臟病,進而挽救生命。
我如何在半年內做出一支手錶,揪出我媽的心臟病?
2024-02-21
要從頭開發醫療器材,沒有3、5年做不到。草屯療養院心腦醫學中心主任郭博昭卻在半年內做出一支能測量
心電圖
、「每個人都可以用」的手錶。就算心悸當下眼花手抖,只要伸得出一根手指,就能量測,郭博昭自己的母親也靠它揪出心悸毛病。 看似單純的產品,背後有多少的不簡單?什麼樣的理念,讓他決心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別鬧了,智慧手環會失控?聰明使用者該記得的3不3要
2024-04-17
最近台灣醫界的熱門話題是一位心臟科名醫,他的「水果」手錶發出40則以上的緊急求救電話與求救訊息給110、119等單位,結果證明是烏龍一場!智慧手環功能愈來愈多,吸引許多目光,但這中間到底其中出了什麼問題?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加護病房現場〉助恢復意識 從昏迷到起身行走
2024-02-27
早上10點,加護病房裡的監測儀器,規律地嗶嗶作響,病患身上纏繞著
心電圖
、點滴管、引流管等多種管線,一不小心碰到,就會發出尖銳急促的警報聲響。
無牆院所|台中榮總遠距照護中心〉測心跳自動上傳 揪出腦中風元兇
2024-06-25
心跳、血壓,甚至連續
心電圖
,只要測量完就自動上傳,還有醫護人員24小時監測數據;不再像過去得自己記錄,等下次回診帶給醫師看。台中榮民總醫院遠距生理監測,病人只要「拎個小包」回家,就能24小時即時守護。
PR
彰化縣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即時傳輸超前部署
2021-09-01
心臟疾病位居十大死因第2名,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最可怕,衛生福利部建議病患抵達醫院到接受心導管治療時間應低於90分鐘,才能提高存活率。
康健知識庫
睡眠焦慮
睡眠焦慮是一種睡眠障礙,患者會擔心難以入睡或睡到一半醒來,因為這種焦慮情緒而引起失眠。睡眠焦慮症的人可能合併有其他影響睡眠的疾病,例如不寧腿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夢遊等。心理層面的疾患也可能引起睡眠焦慮,包括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 診斷上以睡眠檢查為主,包括腦波圖、眼動圖、下頷與肢體肌電圖、
心電圖
、鼾聲、呼吸氣流和血氧等。治療上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來改善。睡眠相關疾病或心理層面的狀況都要一併治療,才能根本的解決睡眠焦慮的問題。
屏東農村子弟變全球知名腎臟科專家 林石化:好醫師應具有「5度精神」
2023-11-08
全球首創AI輔助
心電圖
,5秒揪出鉀離子異常,林石化被Discovery頻道封為「全球知名的腎臟科專家」。放過牛、真的讀過放牛班的林石化,從農村子弟一路拚搏,成為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校長,一級少將退伍後持續精進教學和研究、研發,他謙遜地說,病人才是他的老師。
康健知識庫
心包膜積水
正常的心包膜腔內有約30~50cc的體液幫助心臟跳動,心包膜的功能在於減少摩擦,當心包膜內的積液過多時,就會出現心包膜積水,而後會壓迫到其他部位,造成一系列的問題。心包膜積水常見症狀:運動時發生氣喘、或躺下容易更喘、胸痛、胸悶、噁心、吞嚥困難、聲音沙啞或打嗝等。 心包膜積水一般藉由
心電圖
和超音波進行診斷,治療多以心包膜腔積液穿刺引流術和心包膜開窗術進行治療。
康健知識庫
先天性心搏過緩
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60~100下,當心跳速率低於每分鐘60下時就算是心跳過慢。大多數的心跳過慢是因為老化造成的,先天性心搏過緩則常常和先天性心臟病有關。先天性心搏過緩的症狀包括胸口不適、頭暈頭痛、低血壓、焦慮、神智不清和皮膚蒼白等,診斷上會做電氣生理學檢查或24小時
心電圖
來確認病況。 很多人會有一個迷思,心跳愈慢愈好,實則不然。如果心跳速度太慢,會使心臟輸出的血液量變少,血流供應不足,反而更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 目前尚未有穩定的藥物能改善先天性心搏過緩的問題,因此假如病人有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的風險,可能需要安裝心臟節律器來觀察心臟狀況,必要時施予電流刺激來使心臟跳動。
康健知識庫
肋膜炎
肋膜炎又稱為胸膜炎,人體的肺臟外側有一層肋膜(胸膜),肋膜腔中有肋膜液,具有潤滑和緩衝的作用,防止肺臟摩擦受傷。肋膜炎主要是由感染引起,其他病因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肺癌、肺結核、胸部手術、肺栓塞和藥物誘發的發炎等。 肋膜炎的典型症狀是胸痛,患者會感受到刺痛,像被刀子捅一樣,在深呼吸和咳嗽時疼痛加劇,痛感也可能會蔓延到肩膀或背部。此外還會合併呼吸急促、咳嗽、發燒和疲勞等症狀。 肋膜炎的診斷方式包括抽血、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超音波和
心電圖
等,侵入性的檢查則有胸腔穿刺和胸腔鏡。肋膜炎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病因,如果是細菌感染則大多使用抗生素治療,肺癌則可透過手術、放射線、化學藥物和標靶藥物治療。將病因排除後,通常肋膜炎也會隨之痊癒。
康健知識庫
重金屬中毒
重金屬中毒一直是民眾關注的議題,尤其在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常見的重金屬中毒包括鋅、汞、鉛、砷和鎘等。這些重金屬會對人體器官帶來多種傷害,並導致腹痛、發冷、腹瀉、脫水、虛弱、噁心嘔吐、手腳麻木、心律不整、貧血、腦損傷、呼吸困難和腎衰竭等多種症狀。 重金屬中毒的症狀與其他疾病類似,因此病人最好告知醫師有重金屬接觸史(例如從事的工作、居家環境或日常飲食),以利於做出正確的診斷。可搭配抽血、血液細胞計數、
心電圖
、腎功能檢查、肝功能檢查和尿蛋白檢測來評估重金屬中毒的情形。治療上主要使用螫合劑來加速重金屬排出體外,搭配洗胃、血液透析和藥物來改善病人的症狀。
康健知識庫
肥厚性骨關節病變
肥厚性骨關節病變可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由遺傳引起,後者則是由心臟或肺臟疾病所導致。原發性肥厚骨關節病變在黑人與男性中比較常見,繼發性則比較常出現在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此症的典型症狀是杵狀指(手指或腳趾前端膨脹、中後段較細,形狀像搗米用的杵),還常會合併骨膜炎、腳踝手腕骨骼變厚和關節腫脹等。 初步診斷通常先觀察症狀,如果是原發性肥厚性骨關節病變,不一定要治療,除非有明顯不適,則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雙磷酸鹽和Octreotide。繼發性的肥厚性骨關節病變,則需要找出潛在疾病,可以進行血管造影、抽血、骨骼掃描、胸部X光、電腦斷層、
心電圖
、核磁共振造影和測量肺功能等。繼發性的肥厚性骨關節病變需要對症下藥,例如病因為肺癌就要動手術、接受化療、放射線治療或標靶藥物,肺結核則要用抗生素治療。
康健知識庫
膠原性血管疾病
膠原性血管疾病又稱為風濕性疾病或結締組織疾病,是因為自體免疫導致體內結締組織發炎而引起的疾病。膠原性血管疾病的種類很多,包括僵直性脊椎炎、系統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症、乾燥症候群和顳動脈炎等。遺傳性的膠原血管病則有馬凡氏症、鬆皮症(埃勒斯當洛斯症候群)和成骨發育不全症(也稱為骨質形成不全症)。不同的膠原性血管疾病會有不同的症狀,共通症狀則有疲勞、發燒、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無力和皮疹等。 診斷上需要做影像學檢查(電腦斷層、X光或核磁共振造影)、尿液檢查、抽血檢查、
心電圖
和組織採樣檢查等。治療上目前多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的藥物包括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再搭配復健,多半能改善症狀。通常需要動手術的狀況不多,除非有嚴重的關節損傷,才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