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22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2024總統侯選人衛生醫療政見都往好的方向走 期待當選後落實
2024-01-06
2024總統大選將於1/13日投票,三黨候選人提出的健康醫療政見「含金量」如何?在投票前一週,《康健》特別邀請《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一書作者
張鴻仁
檢視候選人政見,提出精闢見解。
張鴻仁
曾任疾管局長、健保局總經理、衛生署副署長,現為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董事長,也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產、官、學經驗豐富。你我手上的健保IC卡,就是他於健保局總經理任內核發的。
川普大砍藥價,台灣卻可能漲價?一文看懂「最惠國藥價」怎麼影響你吃藥與荷包
2025-05-14
美國總統川普將砍藥價,推動「最惠國藥價」政策,要求美國藥價不得高於其他國家的最低價格。這聽起來對美國人是一大福音,但卻可能讓台灣藥價變貴、用藥變難。為什麼美國壓低藥價,台灣卻可能遭殃?什麼是最惠國藥價?
「防疫最怕看不清楚敵人」看待疫情轉悲觀 SARS後勤指揮官張鴻仁:愈嚴峻愈需互信合作
2021-05-24
國內社區感染遍地開花,官方更連日「校正回歸」、上修過去一段時間來的確診人數。「防疫最怕看不清楚敵人,」曾任SARS疫情期間後勤指揮官、前疾管局長
張鴻仁
認為,「校正回歸」之舉反映台灣尚未精準掌握真實疫情樣貌,不得不承認,我國面臨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的時刻。
印度變種病毒強勢入侵 前SARS後勤指揮官:喊警戒升級的人看不到沒飯吃的人
2021-06-29
印度變種病毒株Delta來勢洶洶,傳播力更強,不少人呼籲升級四級警戒直接封城以達到全面圍堵和清零,但曾任SARS疫情期間後勤指揮官、前疾管局長
張鴻仁
直指,喊升級的人都生活無虞;圍堵代價太高,追求清零不切實際,必須改變策略,與病毒共存。
邱泰源將掌衛福部!實現「健康台灣」得接招3挑戰
2024-04-19
準總統賴清德內閣人事佈局陸續出爐,台大醫師出身的前立委邱泰源,確定掌管衛生福利部。賴清德將是台灣第1位醫師總統,新政府能否達成「健康台灣」的選前承諾,重擔就落在邱泰源肩上。他面臨哪些挑戰?《康健》第一時間採訪各界專家,歸納出3大方向。
醫學中心最新名單揭曉!對民眾更重要的是....
2024-01-26
最新醫院評鑑結果出爐,醫學中心家數的天花板正式被打破,3月1日起將新增3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以及新竹台大分院。醫學中心變多,對民眾來說有何差別?專家為您吹散迷霧,看清楚比幾家醫學中心更重要的事。
掛號費天花板取消!未來看不起醫生?學界籲用1方式避免哄抬
2024-03-08
衛福部取消掛號費調整備查制度,也就是說掛號費調漲不再有天花板,各醫療院所可自行調整收費,未來你有可能付不起掛號費嗎?
大人社團
夢想不再是張清單!登百岳、養豬、跳傘...73歲葉金川當背包客:用想的不花錢,想久了就去做
2024-10-17
中年低潮又罹癌,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將想做的事列成清單,每年都要完成一件當慶生。但經歷疫情與病情復發,如今他的夢想不再是張清單,想到就去做。
「復必泰」BNT疫苗最快5天內抵台 當初反對 現在放行 原因:錯估情勢
2021-08-26
195萬劑標韱上印著「復必泰」的BNT疫苗最快5天內即將抵台,主要供12至18歲學生施打。政府從一開始強硬反對任何印有對岸代理商名稱字樣的疫苗進口,到現在突然開放進口,原因可能出在指揮中心一開始錯估情勢,以為是買方市場。輝瑞BNT疫苗獲美國完全授權,台灣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有沒有機會因此翻轉?
編者的話/面對疫情敬畏誠實,以知識為盾、防護為矛
2021-05-28
寫這篇〈編者的話〉之前,《康健》編輯部已經和台灣的疫情一起經過狂風驟雨般的2週,所有的記者、文編、美編、攝影,不分週間週末、清晨深夜,不斷把最新資訊,以及各個層面可以有助於個人防護的解方,寫成深入淺出的報導,提供給讀者,每天每天,《康健》的網路瀏覽量,隨著同仁緊繃的神經、超高的工作量陡峭地往上飆,1天近120萬,多希望這麼高的瀏覽量,不是因為疫情。
疫苗來了!8月底前1,200萬劑到貨 三級警戒延至端午 社區恐藏未明案例
2021-05-25
25日疫情消息一好一壞,好消息是包括國產和進口疫苗,6月底與8月底將有200萬劑及1,000萬劑到貨。壞消息是社區疫情發展尚不明朗,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全國學生停課不停學延長至6月14日端午節,因此各級學校實體畢業典禮全部泡湯。
5月底新增剩個位數?陳時中不樂觀 三級警戒幾已注定再延 今再6死 新增確診590
2021-05-24
台灣新冠肺炎今天再增595例,其中5例境外移入,334本土確診,256例校正回歸。三級警戒幾乎注定要延,台北市長柯文哲柯文哲表示科學上來講28日解封有困難,停課大概會延長,將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商量何時正式宣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承疫情不樂觀,專家建議研議三級警戒延長。
台大院長求救 醫院快崩潰 但確診病人只有37%被醫院收治
2021-05-26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和台北市聯醫工會雙雙發出求救,揭露台大和台北市各大醫院都已經快撐不住;新北市新冠病人沒醫院可送,只能往中南部送,而根據統計,確診病人只有37%被醫院收治。但醫界人士指出,北部其實有些醫院明哲保身,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盡量不收治新冠病人;醫界同時質疑,北病南送,如果南部也爆發嚴重疫情,又該怎麼辦?
熱點快篩猶如追著病毒跑 學界籲「風險分層」阻斷傳播、超前部署
2021-05-26
國內社區疫情爆發,確診熱點陸續增設快篩站,宣導高風險者前往檢驗。然而,若要有效阻斷潛藏的傳播鏈,有學者認為,應進行更細緻進行風險分層—像在萬華區內,可考慮以確診者為中心,向外細分紅、黃、綠不同風險區域;紅區全面篩檢,而綠區也可考慮設置少量快篩站,作為監測警示社區疫情的哨兵。
期待國產疫苗 但台灣可能變成「最大人體實驗場」?
2021-05-27
疫情燒得全台焦慮恐慌,進口疫苗杯水車薪要來不來,國產疫苗不做三期試驗就要拚緊急授權給國人施打;一旦大規模開打,台灣會不會成為最大的「人體實驗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