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87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大人社團
感情也要斷捨離!拋開過往傷害,不讓舊東西困住新生活
2025-07-12
當一段關係因背叛而告終,最難處理的是承載回憶的物品——定情信物、合照、共同購買的傢俱等,該留下還是丟掉?
父親拋家棄子、癌末才歸來,他放下憎恨:爸爸不是不愛,而是不知道如何愛
2024-11-22
拋家棄子的父親,意外罹癌後才回歸家庭,身為子女該如何面對?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馮以量,邁入中年後,勇敢回顧父子關係,分享原諒亡父、放過自己的心路歷程。
隱含東方禪意的艾瑞克森催眠
2024-09-10
鑒於我在醫學生時,曾向當年國防醫學院牙醫學殷念德教授短程學習其傳統式催眠。那些催眠技巧,著實對我爾後在臨床的醫病關係,尤其是人際溝通的運用有莫大幫助。如今那位台上的蔡醫師,他正就是傳授我催眠的老師,我正就是他的學生。
【真健康實踐家】曾寶儀: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2023-02-20
我觀察我心裡對我媽的感覺,我發現那裡面只有愛與感激。我謝謝她當年勇敢地把我生下來,讓我有機會體驗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全心全意愛著她只因為她是她,即使偶爾她還是會做一些讓我覺得猶豫的事情,我也給予充分的尊重與支持。因為,那是她人生的功課與選擇,我能做的,就是讓她做她自己,我想,那就是愛吧!
練習同理心和運動一樣重要
2022-12-20
在金庸小說的《倚天屠龍記》裡曾描述崆峒派有一門七傷拳的功夫,此拳威力雖強,但傷人卻必先自傷。其實,怨恨的情緒就如這小說中的七傷拳。怎麼說呢?當我們憤怒或怨恨時,是否感到心跳加速、腸胃翻攪?
楊定一:想快樂一輩子,就去幫助人
2022-12-20
英國萊斯特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懷特(Adrian White)2006年訪問178個國家,約計八萬多位民眾參與受訪,推出全球首張「世界快樂地圖(World Map of Happiness)」,其中台灣排名第63,自此之後「快樂」成為眾人關心的顯學。
Me too 之後 免於性騷擾恐懼的環境
2023-06-14
隨著台灣me too的大浪打起,我生命裡一些過往記憶浮起。如多數台灣女性的共同經驗,過去60年的歲月,我有著大大小小被吃豆腐、性騷擾的經驗,終於,我也有勇氣正視並說出口了。
唯有臣服,才能心靈自由
2022-12-20
史懷哲博士曾說:「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現,就是可以藉由改變心理態度來改變自己的生命。」許多我們所認知的困境,往往源自對現況的無法接納。
2025年先讀它!名人書單公開,比爾蓋茲、黃仁勳都看什麼書?「這一本」則讓歐普拉讀到落淚
2024-12-27
2024年末,《康健》整理比爾蓋茲、黃仁勳、歐普拉、娜塔莉波曼等4人的年度書單,為你精選出8本名人推薦的私房好書。
幫助你更成功、給你許多讚美......17件能夠白頭偕老的跡象
2023-12-06
每段關係都有可能會走到這一步:那個你不能沒有的人,就要變成和你一同生活的人。這時,你也得確定,你們到底適不適合結婚。你當然可以從親密關係的重要層面著手,例如吸引力、親密、信任等,但其他特質也相當重要,而且你可以藉由它們來判斷,自己是不是和對的人在一起,因為對的人會在個人和職涯上支持協助你,讓你的夢想成真。
照顧失智丈夫12年,她徒步完成朝聖之旅:自己身心靈健康,才能成為好的照顧者
2024-09-05
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顧,還能完成長途旅行嗎?今年夏天,失智症家屬張美映放下照顧工作,和女兒花1個月時間,走完800公里的朝聖之路。曬黑、長繭,內心卻相當享受,這不只是一趟靈魂的探索之旅,更是一趟照顧者的喘息之旅。
正能量是什麼?正能量思維6方法,10句正向人生語錄
2023-01-18
《康健》25週年推出「真健康」,強調身心靈與環境整體的和諧與均衡,才是真健康。讓健康成為生活,從練習「正能量」開始,教你透過正能量釋放情緒與負面想法。
遠離有毒家人 踏上自我療癒之路
2023-02-24
雪莉.坎貝爾是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師,被譽為「脫離家庭」專家,不僅在專業領域潛心研究有毒家人關係,本身也是歷經有毒家庭荼毒的過來人。她曾在傷人家庭中尋找出路,摸索一套自我療癒的活法,卻發現這方面的文獻大多不鼓勵斷絕關係,也解答不了她在檢視創傷時,私下問自己的許多問題。但她心裡明白,如果繼續容忍家人的各種心理虐待,自己就會活成一個封閉、恐懼、隱忍的受害者自我。
學會心理學家5種道歉語言 讓「對不起」更有力量
2022-05-18
「對不起」有時很難說出口,那意味著承認自己做錯事;遺憾的是,沒說好對不起,被道歉的人非但無感,反而更憤怒。心理學家說,好的道歉有5種說法,讓人毫無委屈地說出口、聽的人因而軟化,讓彼此關係更緊密昇華。
助長政治分歧、假訊息流通 研究:人們對於可能成真的謊言較寬容
2022-04-22
惡血女王伊莉莎白.霍姆斯宣稱開發了「一滴血驗百病」的技術,募集超過7億美元資金,但最終被揭露這是場世紀騙局;佯裝富二代混入上流圈的安娜·索羅金以創業為由,大膽詐騙富人乃至銀行而鋃鐺入獄。 或許她們真心認為,為有朝一日會實現的偉大夢想撒點謊並沒有什麼。其實不只是她們,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們傾向對於可能成真的謊言較寬容,但學者對於這樣的發現感到憂心。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