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是每天排便時糞便進出的開口,一般人常說的肛門是指肛門口,直腸末端到肛門口之間還有約4公分的「肛門管」。而「肛門瘻管」則是肛門管到皮膚外層之間因反覆感染形成的通道、隧道,在肛門管的一端有個內開口,皮膚表層則有外開口。肛門瘻管的症狀包括反覆膿瘍、肛門周圍腫痛、肛門流出惡臭膿液、排便疼痛、血便、發燒和發冷等。
肛門瘻管的診斷方式包括肛門指診、肛門鏡、超音波與核磁共振等。研究指出約25%的肛門瘻管是由克隆氏症引起,因此也會合併抽血、X光和大腸鏡檢查。治療上肛門瘻管大多以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大致可分成兩種,第一是直接將瘻管完全切除,第二則是將瘻管割開,清除內部感染的腐敗組織。術後隔天就能出院,且大多不會留下長期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