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康健米其林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146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趙有誠用「一雙手」撐起醫院的信任,帶領北慈一路走向醫學中心
2025-04-22
趙有誠的人生上半場是在軍中度過,在三軍總醫院服務27年後,他毅然卸下軍旅生涯,接任當時仍是
區域醫院
的台北慈濟醫院院長。當時他默默設下宏大的目標:帶領北慈升格為醫學中心。這個艱鉅的目標,很多人都說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最終卻真的實現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全員加薪、科技升級,北醫大校長吳麥斯與同仁一起勾勒最適職涯規劃
2024-09-04
台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涵蓋醫學中心、
區域醫院
、地區醫院,肩負不同的任務及特色,面對Covid-19疫情後醫界興起一波離職潮,北醫體系仍安穩前行,甚至加速達成數位轉型。《康健》專訪北醫大校長吳麥斯,這艘大船的總舵手,是如何帶領一校三院統管近5千醫護同仁,在時代變遷中看見新契機。
健保部分負擔最新版出爐!3大項目收費調整 1,400多萬人將受影響
2022-03-16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案爭論多時,衛福部今(16日)公告最新方案,包括調整一般藥品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新增檢驗檢查部分負擔,
區域醫院
和醫學中心的急診部分負擔也有調整,估約1,462萬人受影響,其中,因部分負擔費用每年多支出10~200元約528萬人。此方案預告14天,預計5月前正式上路。
瓣膜性心臟病|高雄榮總》心臟專科內外科並治 守護南台灣心血管健康
2022-04-26
高雄榮民總醫院是南部心臟瓣膜手術的重鎮,近5年來就救治了600多人,歷任院長中,鄭國琪及劉俊鵬分別是心臟外科和心臟內科的權威教授,因此高榮很早就領悟到心血管疾病「內外科並治」的重要性,於是成立「心臟醫學中心」,將心臟血管外科與心臟內科的門診,合併為「心血管中心門診」,並且將心導管、超音波、跑步心電圖等檢查項目也都挪在同一區,方便病患就診、檢查,不必在內、外科區域奔波。
健保30》健保新制能讓大醫院門診不再人擠人?醫病雙方都有無奈
2025-02-21
健保新制讓醫院各擁小總額,引起熱議,最近傳出「這樣醫院年底就要關床了」、「醫學中心門診收入超過55%會被罰」等說法,令人心驚膽跳,難道生病還要挑時間?去醫學中心看門診會被拒絕嗎?其實醫院人擠人現況,背後還有許多複雜的無奈。
台灣每年需要多培育幾位醫師?1300人已不該是標準答案
2025-07-01
最近幾天,醫界為了捍衛醫學系新生1,300人上限,對教育部大動肝火,逼得行政院院長親自出馬當公道伯,要教育部重新算數學,但1,300人這個數字的依據已久遠到不可考。台灣醫師人口比輸給OECD國家,諸多醫院持續擴建擴床,又邁入超高齡社會,每年需培育幾位醫師才夠?即便培育這麼多醫師,但愈來愈少人願意待在醫院怎麼辦?
醫學中心最新名單揭曉!對民眾更重要的是....
2024-01-26
最新醫院評鑑結果出爐,醫學中心家數的天花板正式被打破,3月1日起將新增3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以及新竹台大分院。醫學中心變多,對民眾來說有何差別?專家為您吹散迷霧,看清楚比幾家醫學中心更重要的事。
看診變難、變貴!4月健保新制上路,民眾權益會受影響嗎?
2025-03-24
健保制度將迎來重大變革!4月起,北區各大醫院將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小總額)制度,這是否會影響醫療資源分配,導致病患治療受限或增加自費支出?民眾權益將受到哪些影響?
加開病床能搶救醫療淪陷?醫:人力不足就泡沫化,應走向輕症在家視訊診療
2021-05-28
雙北醫療資源近來吃緊,國家要求醫界配合加開病床,一夕間,全國專責病床有超過7千空床、負壓隔離病床有366張空床。不過第一線醫師點出,開設不代表能立即使用,關鍵在於有無足夠照顧人力;若疫情升溫,這些床數仍舊不足,因此須超前部署,規劃輕症患者在家或社區場域隔離,輔以診所醫師視訊問診監測,如此,才能將醫院資源保留救治重症。
超級細菌來襲!抗生素失效?國家級計劃能擋住「無藥可醫」危機嗎?
2024-10-11
衛福部明年啟動國家級抗藥性計劃,誓言減量抗生素的使用和降低超級細菌的感染率。超級細菌和我們有什麼關係?這項計劃能擋住無藥可醫的危機嗎?
全台失智人口破36萬!照護中心、社區據點、團體家屋怎麼選?家屬必看求助指南
2024-11-27
失智症不只需要醫療協助,更需要家屬的耐心陪伴。當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狀,現階段和未來,有哪些照顧資源可以減輕你的負擔?
看病變貴了!7月1日起 大醫院急診部分負擔漲36% 沒有一千元走不出醫院
2023-06-22
7月1日起,各級醫療院所的門診和急診部分負擔和藥費普遍大幅調漲,大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從原來的550元跳漲到750元,漲幅高達36%,加上藥費調漲,民眾就醫看病得多花錢,以醫學中心而言,門診藥費將增加數十元至百元,急診則千元跑不掉。醫療保健支出已是民眾僅次於居住和水電燃料的第2大消費支出,看病部分負擔大幅調漲,以及必須自費的藥物和醫材激增之下,醫療支出勢必將進一步增加。
健保30》住院看護補助,醫學中心及六都比率最低!有補助的醫院到底在哪裡?
2024-12-27
在超高齡與少子化的雙重夾擊下,現在台灣每戶平均僅2人,每4個長者就有1人獨居,當人生病住院,「家屬陪病」將是奢求,但高昂的看護費用,豈是人人都付得起?過去3年來,衛福部透過試辦計劃補助醫院提供受過訓練的護佐,為什麼至今大家還是看得到、吃不到?
PR
【健康城市大調查】推動全齡化健康照護,新竹市攜手產學共同打造宜居城市!
2024-09-02
新竹不僅是科技城、大學城,還是建構全民健康的快樂城市!從婦幼、孩童,到30歲以上健檢、癌症篩檢,以及年長者的長照機構等,新竹市都提供完整的全齡化照護。還有為了舒緩竹科科技業高薪背後的壓力,以及同步促進全民健康,推動新竹市馬拉松、健走等多元運動項目,讓新竹市民們從小到大、從老到幼,都擁有豐富、健康的快樂生活,以及完善的醫療照護。
超級細菌是何方神聖?為什麼會比治療癌症更棘手?
2023-06-30
「超級細菌」不是指特定的某種細菌,而是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這讓感染超級細菌的病人,很可能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連醫師都認證,面對超級細菌比治療癌症更加棘手!超級細菌到底是何方神聖?台灣也有嗎?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