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73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克流感」一定要吃完嗎?4大疑問一次說清
2025-07-15
夏季流感疫情持續降溫,但仍不可輕忽染疫風險。疾管署公布,根據相關醫學會、國際指引等資料,自8月1日起實施將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列「產後兩週內之婦女」,以及「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兩類患者。流感疫情尚未完全趨緩,使用抗流感藥物有哪4點應注意?
過動、癲癇、兒童腦疾病 要趁早治療
2024-01-15
我們生活周遭不乏活潑好動的孩子,有些孩子更是特別。書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知名作家Mary Fowler在她的作品《Maybe You Know My Kid》有這麼一段描述:「也許您認識我的孩子,他就是那個總是說話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孩子,他就是那個總是忘東忘西的孩子,他就是那個像是褲子藏了隻小螞蟻,老是動個不停的孩子。」
新型A流症狀解析:新型A流潛伏期、傳染力、重症、多久會好一次看
2025-06-20
新型A流比起感冒症狀更猛烈,且容易併發重症,致死率也更高。新型A流症狀有哪些?潛伏期有多久?《康健雜誌》整理新型A流最新資訊,讓你迅速掌握防疫關鍵。
馬上要出國,來不及打流感疫苗怎麼辦?能自行吃藥嗎?5大問題一次解答
2025-02-05
馬上就要出國,眼看國際流感病例數持續增加,出國前來不及打流感疫苗怎麼辦?可以自行先吃處方藥降風險嗎?《康健》整理流感疫苗及藥物5大疑問,一次解答。
流感重症、死亡數創10年同期新高!98%重症者少做一件事
2024-11-13
秋冬是流感及各式上呼吸道感染好發季節,光是流感重症,10月起累計已破200例,造成26人死亡。為何今年流感比較兇?該如何預防?
【楊世敏專欄】長輩發燒、發炎久不癒?扶培正氣能改善
2025-07-01
當現代醫療遇上棘手難題,中西醫合療或許能打開另一扇希望之門,為患者帶來康復轉機,也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可能。
「清冠一號」也能清流感?中醫:能降重症,但這類人服用要當心!
2025-02-20
流感疫情未歇,讓許多人聞流感而色變。不過,流感不只有西醫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治,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清冠一號」也能派上用場嗎?適合每個患者服用嗎?
全身痠痛怎麼辦?解析全身痠痛原因、舒緩方式
2023-10-04
全身痠痛是運動族群常碰到的問題,但大多數的肌肉痠痛都是局部的。不只是運動,新冠確診、感冒發燒都可能出現全身痠痛的問題,有4種情況更要盡快就醫。
防疫茶煎煮順序有講究!專家教你這樣煮,好喝又有效
2025-06-26
擔心病毒細菌威脅,防疫茶是不錯的保健法,可是要怎麼煮,才能達到效果,喝起來又很順口?
中國呼吸道5毒入侵,清冠一號有效對付
2023-11-30
中國爆發呼吸道疾病疫情,包括流感、腺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肺炎,我國疾管署已宣布即日起「機場戒備」。感染呼吸道疾病只能看西醫?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實驗顯示,治療新冠肺炎成效佳的清冠一號,拿來治療呼吸道疾病都有效。
PR
年長者建議施打佐劑流感疫苗,加強抵抗免疫負債威脅!
2023-08-11
隨著今年口罩解禁,流感就診人次卻有逐漸上升趨勢,甚至在夏季變成高原期,且重症個案創近三年夏季新高。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流感速訊統計,今年截至7月底為止,流感併發重症案例已超過四百例,其中超過兩百個案皆為65 歲以上年長者,且高達8成死亡個案沒有施打流感疫苗。歐美國家已建議65歲以上長輩優先接種含佐劑的流感疫苗,國內也將陸續引進添加佐劑的「免疫加強型疫苗」,預計最快今年9月就可自費施打。
楊世敏:夏季外感發燒的飲食宜忌
2024-01-15
2017年5月,LINE上廣傳一則「中學生感染腸胃型感冒後,4天內因續發感染『超級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病株(MRSA)快速病逝」的訊息,對於此類醫療訊息,我總是耐住性子仔細閱讀,且佩服家長分享自家骨肉的病痛,以提醒多數家長對學童健康保持更多謹慎,其用心之真切令人動容。
楊世敏》防範流感的中醫保健之道
2024-01-15
既然最新的四價流感疫苗對B型流感無效,傳統中醫能為這種可能造成大規模傳染的「疫病」提供什麼保健之道?
新冠預防性投藥真可行? 專家籲:做到3件事也能把握黃金治療期
2022-06-01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徘徊在高原期,中重症和死亡人數卻持續攀升,外界質疑問題出在「給藥太慢」,甚至建議「預防性投藥」。但《康健》訪問多位專家均表示,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尚無預防性投藥的指引,安全性和療效還不清楚,建議做到3件事:加做PCR、細心觀察長者症狀、有症狀密集篩檢,就能及早確診、及早投藥,降低高風險群的死亡率。
減少染疫重症、長新冠》哪些香藥草能幫上忙?它們還有什麼健康益處?
2022-05-30
近幾週,台灣新冠肺炎病例每日都突破萬人,甚至有幼兒因感染導致嚴重併發症,送醫轉診不及而死亡,令人心痛不捨。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