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62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別再一肩扛起照護壓力!善用長照2.0,陪你一起照顧家人
2025-05-01
照顧失能的家人,你不必獨自承擔!政府推動的長照2.0提供超過20項居家照護與喘息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讓長者或失能者獲得更完善的照顧。然而,居家照護有哪些服務?如何獲得照護資源?政府補助怎麼申請?本篇一次解答,幫助民眾輕鬆掌握長照資源。
止痛藥吃到洗腎,復健黃金期卻臥床等死?偏鄉醫療的「惡性循環」誰來打破?
2025-06-12
偏鄉醫療不足導致延誤就醫時有所聞,在宅醫療和遠距醫療出現後逐漸露出曙光,然而,想達到醫療平權,還有4大問題待解決。
居家醫療需求暴增近10倍!我該如何找到適合的照護團隊?
2022-01-12
健保署先前規畫的「在宅急症照顧模式」試辦計畫,將於7月1日上路。未來鎖定急診一般民眾、照護機構住民、居家醫療個案3大族群,若出現尿路感染、肺炎、軟組織感染3大適應症時即可啟動,由醫護人員執行在宅醫療服務。超高齡社會近在咫尺,在宅醫療需求也逐年增加,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團隊?相關服務是否會出現吃不消的情形?
日本醫師打造政府搶著買單的AI平台,但「這件事」無可取代
2025-05-05
醫師與病人間的話題常圍繞在數值、治療、用藥,螢幕上的AI判讀建議,也吸引著醫師的注意力,不過,成功打造AI平台的日本醫師小倉和也提醒,醫師必須理解「這件事」是AI無法取代的。
健保30》3種病可「在家住院」!在宅急症照護試辦上路,哪些人適用?
2024-07-02
全台灣有超過20萬人行動不便,在家裡或長照機構接受醫療和長照服務,但若發生肺炎、泌尿道感染,還是得掛急診、等住院,非常折騰。7月1日起開辦的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每年可望為上萬人免除舟車勞頓之苦,健保署今公布全台各區團隊名單。
共生之家2》10分鐘照顧圈也幫不了忙!在共生之家告別,在台灣恐難如登天?
2025-05-19
日本以公私協力推動「共生之家」,讓重病者能在社區安心終老,然而,台灣因受限於法規分立和制度障礙,幾乎是難以複製。我們要如何跨出第一步?
【真健康實踐家】林依瑩:含飴弄孫、在家幸福終老
2023-10-26
我是位高齡產婦,37歲生大寶、39歲生二寶、42歲生三寶妹,人生有子有女真的是一大樂事!雖然我一直工作很忙碌,但從小baby時,幫他們洗澡,童言童語,哥哥現已國中住宿、自己獨立轉搭公車到住宿學習,生活的點滴有孩子的成長,真的很幸福!所以,我總愛告訴他們,若你們長大結婚生孩子,媽媽幫你們帶孩子,孩子也很純真的跟我說,他們也要生二個、三個,這樣家裏比較熱鬧,不無聊。
在宅醫療》生命最後一哩路,你可以在最熟悉的家中「滿足死」
2022-01-10
曾幾何時,每當長輩衰老、瀕臨死亡,我們第一個反應是將他們送往醫院,直到最後才留一口氣回家。但有沒有可能在這段時間,我們只要好好待在最熟悉的家中就好?可以的,只要有在宅醫療的支援,在家「希望死」、「滿足死」或「接納死」,都有可能做到。
全台第一個5G行動醫療診所在都蘭!在家就能接受專科醫師會診
2022-01-10
日本《海上診療所》的電視劇中,醫師瀨崎航太應徵醫療船的醫師,提供瀨戶內海64個離島的島上居民巡迴醫療服務。這雖然是電視劇,但這種巡迴醫療服務真實存在於日本的偏鄉離島地區。而台灣,也有這種服務,只不過台東都蘭診所靠的不是醫療船,是醫療車,而且這台車是名符其實的5G行動醫療診所。
主治醫師在社區 居家醫療幫長者控慢病、減急症、顧健康
2021-04-08
居家醫療扭轉民眾過去到醫院就醫的慣性,能請醫師到家中替病人診治,解決可能不便就醫的問題。但台灣的居家醫療發展還不蓬勃,特別是大都市地區,醫療院所遍布,幫長輩代領慢病處方籤還不必排隊,多數人無法理解:「為何醫師要來我家?」
長照失能等級從8級進步到2級 All in one共生照顧幫氣切阿公回家
2021-03-24
「我的眼淚已經流完,也不想再哭了,很謝謝伯拉罕的愛心和服務,這麼熱心照顧著我,」拄著拐杖的78歲林伯山走上舞台,很難想像他原本氣切插管躺在機構病床重度失能,因為居家服務員、居家護理師和居家醫師共生照顧,進步到下床,回到日常生活,感動了所有參加「2021翻轉長照趨勢論壇」的每個人。
有效健腦防失智!唱歌有助強化記憶、增進注意力
2021-04-01
唱歌可以快樂健腦!《康健雜誌》和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3月24日舉辦2021翻轉長照趨勢論壇,在論壇中場休息和結束時,金嗓電腦科技公司董事長蔡世寅推出伴唱機,帶著全場歡唱卡拉OK。他說,唱歌不只能點燃歡樂的氣氛,也能讓人透過歌詞記憶練習,預防失智症。
18歲踏入長照居家照顧服務,我驕傲
2021-03-05
很多人問我年紀輕輕,為何要去做3D(Dirty骯髒、Difficult辛苦、Dangerous危險)的照顧服務員?因為我相信人生如戲,只要換個正面角度世界就會變可愛,不覺得長照只是把屎把尿的工作。我將去日本愛媛縣的幸福福祉會實習,精進長照專業。
不用叫救護車送急診、苦等床位 「在宅住院」讓醫師團隊到你家
2020-11-30
家,是最好的病房。過去老人家、重度失智、失能臥床等在家療養的病人,一旦發燒、傷口感染、肺炎,嚴重疼痛、營養不良,常常只能叫救護車奔赴醫院急診室,苦苦等待床位住院打點滴,才能接續打抗生素、營養針治療,現在有在宅住院選擇。
大都市超高齡社區,能住到什麼時候?
2016-01-08
這幾年台灣房價節節攀升,大都會週邊不斷新開發市鎮,重劃區內築起一棟棟高樓大廈,許多人趨之若鶩。但你有沒有想過,假使有一天,住在裡頭的人,老了、病了,出不了門,該怎麼辦?就醫該如何是好?生活照顧該怎麼做呢?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