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問康健
康健知識庫
康健嚴選
大人社團
健康焦點
醫療
癌症
熟齡
養生
營養
運動
心靈
人物
健康問答
糖尿病給你問
健康檢測
症狀檢測
聰明補營養
線上測驗
BMI 指數
理想體重計算
每日所需熱量
運動強度計算
安全期計算
生理期瘦身法
課程活動
康健線上學習
精選活動
CHR 健康企業公民
嚴選商品
嚴選總覽
保健防護
食材食品
生活居家
運動休閒
3C 家電
特色內容
真健康飲食
AA人生動起來
中西醫合療
慢病聰明解
智慧健康
數位專題
深度報導
BBC News 中文
共 36 筆搜尋結果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依相關度排序
依時間排序
全部
文章
影音
課程活動
商品
專題
知識庫
人生最後一哩路,我決定為自己負責
2024-11-11
善終,並不是等「到了那個時候再決定」,而是把握平時的清醒時刻,做好妥善安排。腫瘤科中西醫師央央,與癌症4期患者小茉,分享忍著痛做決定的善終經驗。
如何陪伴至親善終?第一線專科醫師:「提早準備」才能沒有遺憾
2024-08-23
人生最後一哩路
該如何走這個大哉問,可說是每時每刻都需要討論的問題,我常勸家屬們平日就要多陪伴和照顧,日後面臨生死關卡時才能有放手的勇氣和心安。
用68題桌遊與家人談醫療、財務與身後事,人生全面超前部署,先「善生」才能善終
2025-03-10
隨著人均壽命延長,為自己
人生最後一哩路
做好規劃愈來愈重要。該做的不僅是預立醫療決定,包括財務、照護、身後處理、人倫關係也應該超前部署。而這些平常說不出口的話題,如何透過桌遊與家人討論,了解彼此想法?
有一天,我們都會遇到
2024-01-15
人生最後一哩路
如何走得平靜、心安?在高齡社會的台灣,令人無奈的故事只會多不會少,而且任何人都可能遇到……
大人社團
病主法適用對象、預立流程一次了解 搞懂了,人生最後一哩路更安心
2021-07-08
身為大人的你,曾經關心過自己的老後、想過
人生最後一哩路
嗎?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攸關老後善終問題。這篇文章將告訴你病主法的內容是什麼、病主法和安寧緩和條例、安樂死有什麼不同?病主法的適用範圍有哪些?要如何得到病主法保障?預立醫療決定啟動後,需要哪些法律文件?不論是為了自己或家人,以下分析讓大人們知道如何利用病主法,安心走完
人生最後一哩路
。
父母活不下去,有權決定孩子生死嗎?大師兄:希望下輩子,你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2022-01-12
有時會在社會新聞上看見父母活不下去了,便帶孩子一起離開世界的事件。但是,身為父母,真的有權力帶小孩子來這世界,又有權力帶小孩子離開嗎? 在殯儀館工作多年、從接體員到火葬場技工的作家大師兄,陪伴往生者走完
人生最後一哩路
,他感嘆道:「一路好走,下輩子當一個可以決定自己人生的人吧!」以下內容摘自《火來了,快跑》 :
照顧者的痛!兄弟之情因500萬而決裂,只因他用老母親的錢照顧她20年
2021-09-16
5百萬是否多到足以讓家人反目成仇?在殯儀館工作多年、從接體員到火葬場技工的作家大師兄,陪伴往生者走完
人生最後一哩路
,親睹各種光怪陸離的家庭故事,體悟到人該珍惜和親友相處的每一刻,別在遺憾中思念逝者。以下內容摘自《火來了,快跑》。
大人社團
陪伴癌末父親走完旅程的領悟:人生無法重來,善終準備留住永恆親情
2023-10-24
當與摯愛道別的那一刻來臨,該如何好好說再見?人無法預期何時走到終點,卻能在有生之年好好安排身後事,減少自己和家人的遺憾。禮儀公司負責人郭憲鴻 (小冬瓜),在新著分享陪伴癌末父親走完最後一哩路的歷程與領悟,他列出善終的五種需求,圓滿人生功課。以下內容摘自《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
病主法3週年/善終指南《如果還有明天》,張曼娟:這是人世間最好的禮物
2022-03-28
亞洲第一部以預立醫療決定方式保障全民善終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3週年了,你了解多少內容?《如果還有明天》一書收錄24名各領域影響力人物,寫出人生歷程中的生離死別,以及對善終的詮釋。讀完這本書,對於最後一哩路的規劃,你會有更多的具體想像。
康健發表《超高齡社會白皮書》 36解方迎戰超高齡時代
2024-11-14
面對超高齡時代,台灣準備好了嗎?《康健》於今(15)日發表國內首本由民間推動的《超高齡社會白皮書》,攜手產官研提出36解方推動改變,現場專家們交流熱烈。
想要善終有多難?這群人最需要安寧照護,卻常被遺忘
2025-05-09
88歲石伯伯一句簡單的生日願望,道出多數長照住民面對終老的無奈。因為在台灣,能在長照住宿機構善終的比率極低,連5%都不到。
整形名醫林靜芸╳台哥大總座林之晨|不為自己加獎章的工作能做得更久!
2024-09-01
整形名醫林靜芸是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且眾所周知她有個出色的兒子──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母子連袂接受《康健》專訪,站在各自行業的頂尖,談談他們怎麼定義自己的職涯?又怎樣望向老後人生?
藥物是可以調整的! 長輩用藥與日常飲食的「鬆緊之道」
2024-10-04
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剛沒多久,看到客廳桌上幾顆來自麻豆的老欉文旦,不覺想念起最愛文旦的老爸,以及長期照顧他的老人科好醫生。文旦、柚子與葡萄柚會跟很多藥物交互作用,對有慢性病且長期用藥的老人家都是有點「麻煩」的水果。
面對離開,該如何好好告別?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場相遇
2024-11-28
死亡、離開人世令人傷感,如果能有一點時間準備,你會做些什麼?腫瘤科中西醫師央央與癌友小茉,分享關於「離開」的繪本故事。
人生就像旅行,準備三分之一就出發!好好享受不確定的三分之二
2025-01-08
常常擔心自己是否可以把事情做好,甚而緊張焦慮到睡不著覺?人生有太多無法掌握的意外,且看腫瘤科中西醫師央央與癌症患者小茉,用繪本交換日記,分享她們的發現與解決之道。
1
2
3